涵养恬淡之心 潜修功德之行——分享我的一点学修感悟

来源:北京市道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大德、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师兄同修:

大家吉祥!

末道是来自北京东岳庙的毕明生,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以“明道立德 正己澄心”为主题的讲经活动,聆听了前面几位师兄的精彩见解,使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末道不揣浅陋,也分享一下最近的学修感悟,以供抛砖引玉。我分享的题目是“涵养恬淡之心、潜修功德之行”,共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涵养恬淡之心、顺处安然之境、勘破欲望之障、潜修功德之行。

一、涵养恬淡之心

恬者,恬静也;淡者,淡泊也。得恬淡者,得清静,得清静者,能无为。故老子言:“恬淡为上。”庄子言:“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黄帝内经》亦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涵养恬淡之心”实为修道之人性命之学的要义。

修行的路上,不会一番坦途,我们必将会遇到各种磨难、诱惑、纷扰、牵绊、痴迷。那么,如何能做到恬淡处之呢?《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言:“十二时辰常要清静,灵台无物谓之清,一念不起谓之静。”人能清净则“神住气聚”,进而“神气相结,炼成九转,结成大丹。”《清静经》亦有言:“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因此,唯有守心以静,返观自省,时时的修心、不停的反省,克制心意的飞驰,遣除欲念的滋扰,纠正行为的偏差,去除智巧有为之心,修持朴真清净之心,才能破执除妄,得处恬淡。正如老子所提醒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当我们逐步做到“不欲以静”“虚静恬淡”的时候,则“妙理自明”,“天下将自正”,是谓正己,是谓澄心。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苏东坡的悟道历程,苏子的一生与道家有着特别深厚的渊源,在其跌宕曲折的人生之中,很大程度上是道家的思想助其走出了建功立业、仕途名位的桎梏,进入了旷达恬淡的逍遥之乡,完成了人生境界的升华,故被后世誉为“坡仙”。苏轼的前半生抱着“致君尧舜”的宏愿,积极入仕,渴望有一番大的作为,幻想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乌台诗案”使他几乎因此而丧命,最后以罪人的身份贬谪黄州。经此大难,苏轼得以渐悟昨日之非,“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此时的他,已不为外物所累,抛却了浮华虚妄,卸下了心灵重担,安闲遂性,躬耕东坡,将身心投入了自然的怀抱,找回了久违的真我之性。经此以后,东坡不惧风雨吟啸徐行,虽再连遭贬谪,却能以“此心安处是吾乡”“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达观,去从容面对生活、面对磨难。回味东坡的悟道历程,从有为到无为,从虚浮到恬淡,从困顿到逍遥,每每让人感叹之余,都不能不深有所悟。

二、顺处安然之境

《周易·系辞上》有言:“乐天知命,故不忧。”命者,天之令也。命运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庄子·德充符》讲:“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孔子亦讲“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既然命运是概定之事,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呢?于此,《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言:“贫守份,富施惠。”“常克己,莫嫉妬。”庄子亦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对于“不可奈何”之“命运”,庄子认为应采取安然以对的态度,这是有至德的行为。庄子并不是让我们低头于宿命的判定,去消极混世,而是在为我们揭示一个重要的人生智慧,既认清自己,接受自己,作最好的自己。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找好定位,明确位置,在不完美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天地。进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顺境逆境,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安然,亦如庄子所言:“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一个人能力或有大小,但如果能够做到“心有所定” “事有所专”,则虽贩夫走卒,亦可为明道有德之人,就像“庖丁解牛”一样,“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联想到我们今天社会所提倡的工匠精神,每一位大匠之师在成长的历程中,如果没有顺处安然之境的修炼,如何能达到炉火纯青的技艺呢?在当下的社会中,仍然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百业匠人,他们像“庖丁”一样,安时处顺,乐天知命,专心一意,孜孜以求,在平凡中抒写着不平凡,成为了社会繁荣的基石,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传递了人间的正能量,他们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的修道者。我想我们修行之人更应有这种安然、笃定、敬业的精神,守住本心,在做好自己宫观份内之事的同时,外尊国法,内依教规,学有所长,心有所安,平心静气,服务信众,在日常事务中去参行体悟,长此以往,则于道于德必有所获。

三、堪破欲望之障

《红楼梦》里跛足道人有一首《好了歌》唱到:“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首《好了歌》既唱出了神仙虽好,欲望难破的窘境,也唱出了功名利禄、爱欲情痴的虚幻,听来宛若一盆清凉之水扑面而来,足以涤荡人心,惊醒愚梦。故《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言:“静常安,俭常足。”《道德经》亦言:“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由此,我想起了文徵明的故事,文徵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主吴地风雅数十年,是一位有着“古貌古心”,严于“义利之辨”的有德之人。全国权贵豪富,甚至外藩向他求画的人很多,他却有三不原则:一则不给藩王作画,二则不给太监作画,三则不给外藩作画,在利欲声名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定力。反观古往今来,却有太多人“身前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身陷欲望的漩涡,而终受其苦。故老子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回首看看自己,过往的岁月,也曾经陷入多欲偏执的迷障,身心滞碍,如处迷雾,跌跌撞撞,不明所以,寻寻觅觅中,所幸得遇大道的感召、恩师的指引,才使自己不至于沉沦苦海错失真道,何其幸也!常记得恩师曾谆谆教导:“修道之人是向内求的,不要被外界影响左右了自己的心性。”“当今社会,俗心浮躁,诱惑太多,对于我们道士必须守住本心,清净不二,返璞归真,济世度人。如此方能在红尘浊世中,岿然不动,同于大道。”师父的教诲开迷解误,如暗夜明灯,照我前行。

四、潜修功德之行

《周易·益卦·彖传》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太清宝诰》言:“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亦有言:“积阴德”“行慈惠”。为道之士,日常修行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契合社会的发展,根据自己能力大小,学修所及,随缘助化,积功累德,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仅仅只做一个小隐的“自了汉”。尤其是我们当今正处在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发展蒸蒸日上,党领导人民正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健康养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提升,而我们道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者,既饱涵着广博的大道之理,又蕴藏着丰富的生生之术。因此,作为修道之士,必须牢记习总书记关于“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教导,用心履行大道,传承精髓,弘扬普济,度化人心,让古老而博大的道教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守住根柢、与时俱进,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也是广种福田的时代机遇。

回望历史上的高道大德,莫不是因时而化,弘道立德。东汉末年,祖天师为了教化民众,前往巴蜀,不辞艰难,开宗立教。南朝刘宋时道教宗师陆修静,整顿道教组织,勘编道教经籍,“令朝野注意,道俗归心”。南朝齐梁时上清宗师陶弘景“注本草”“编《真诰》”“传经法”“佐王道”,被誉为“山中宰相”。唐代高道孙思邈,大医精诚,方药绝伦,甘守恬淡,扶危拯弱,被尊为“药王”。金代全真祖师王重阳,墓中悟道,历经磨难,始创全真,传道七子,而使玄风大畅。金元时期全真龙门祖师丘处机,因应天下时势,不顾年迈体衰,万里驱行雪山,劝谏成吉思汗,而有“一言止杀”的无尚功德。元代玄教大宗师、北京东岳庙创建者张留孙,以自己独特身份参与朝廷机要,提出“虚心正身,重俭爱民,以保天下”,受到皇帝的肯定。

历代的高真大德的功德成就让人高山仰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自己唯有不忘初心,慎终如始,勤修励行,广行慈惠,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致虚极,守静笃”,涵养恬淡、顺处安然、勘破欲望、潜修功德,知之行之,持之恒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若有所立,则可以无悔矣!

谢谢诸位!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最后,祝愿大家道气长存,福寿康宁!

 

 

 

作者简介:毕明生道长,乾道,出生于1983年,河南周口人,毕业于郑州大学,正一上清派弟子,师承袁志鸿道长,现常住北京东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