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道德经》前三章回顾

来源:北京市道协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道德经》前三章回顾

刚才,我们对作为《道德经》总论(或曰总纲)的前三章进行了解读。现在,我做一个总结。《道德经》里面就一个道,东航剖析《道德经》中讲了大道、天道、人道,是为了方便。大道是宇宙的本原,天道是自然的规律,人道是生活的准则。大道本来至简,但人们都觉得太复杂了。为简明起见,道家用了“无极图”和“太极图”这两个象征符号来表示。后来道家觉得用两个图都多了,于是就只用“太极图”这一个图形来表示所信仰的“道”。因为“太极图”的外围那个圆圈,不就是“无极图”吗?这也合符“无极生太极”的理论。“太极”者一阴一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也。

《道德经》中的“道”分而为三,现在我们把它合而为一。这个“道”,就像一棵树。树的根部就称为大道,用第十四章里面的话讲,“是谓道纪”,道纪就是道的根本;树的主干就是天道;主干上面的枝叶就是圣人之道。大道是无为的,天道是无为的,圣人之道也是无为的,它是一脉相通的。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道德经》前三章回顾

 

“道”像一棵树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开头有一句话:“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原来,我也解释不清楚。现在如果我的学生问我:“老师,这个道指的是大道、天道,还是圣人之道?”我会回答说:没那么复杂,全包括了。《道德经》里面的道,分而为三,合而为一,它是一个整体。但讲大道、天道,最终都要落实到人道上来,因为所有的著作都是为人服务的。换言之《道德经》五千言,旨在提供和阐述作为人类所遵循的生活准则的“道”。这个作为人类所遵循的生活准则的“道”,其内容涉及广泛。总的说来,包括治国、治身两大范畴。治国方面,有管理之道、用人之道、用兵之道、外交之道……治身方面,有修身之道、处世之道、养生之道、修炼之道……

譬如,治国要用人,而用人首先要知人。《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里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你不知人,你怎么用得好人呢?《道德经》里面有九章以上都与军事有关,以至于有些人认为《道德经》是一本兵书。如“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就是用兵之道。习主席曾引用的“大邦者下流”,大国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是外交之道。关于治身之道,我们前面讲了包括修身、处世、养生,道家还有修炼,这些在《道德经》中全有所论述,而且与治国之道相通,只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总而言之,《道德经》第1至3章为全书的总论,或曰总纲,这三章210多个字,高度凝练地论述了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之道。在此我重复一句话:自古以来仅用210余言,高度凝练地论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之道的,除老子之外再没有第二人,因此可以说是空前的。所以,我为我们民族有这样的圣人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之后的第4至81章是分论,是对前3章的阐释,都与前面三章有密切联系。因此,东航建议在读《道德经》的时候,要“牢记总纲,逐章分享”。说的更直白点,就是在读《道德经》第4至81章时,一定要与《道德经》第1至3章发生联系。这样我们具体读《道德经》时,不仅能够知其然,而且还能够知其所以然。

(作者周高德道长,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