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北京市道教协会
袁征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是整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全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是普世价值的体现。宗教信仰、宗教和谐、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党和国家培养的宗教界的学生,不仅要回顾历史,传承宗教优良传统,提升自身信仰;立足当下,引领宗教群众真言、真行、正言、正行,促进宗教和谐,造福人民群众,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还要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服务大局使命,朝着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奋斗目标,造福每一个人、涉及每一个方面。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和谐;文化
一、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和社会正进入转型和调整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公民的信仰诉求密切相关,宗教信仰是中国公民信仰的一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观密切相关。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里面包涵两层含义:一是世俗层面。一是神圣层面。“信仰以前瞻性、远眺、希望、渴慕来给人力量,他虽然无现实中的确定性,在相关人群中却有心里上、情感上的确定性”,而且信仰层面大于知识、认知层面,所以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老师上课时说“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信仰的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信仰从涉及的领域分:政治信仰、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宗教信仰等。政治信仰是特定政治形态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员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共产主义。民族信仰是相关民族的魂,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大一统”的精神,是“龙的传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宗教信仰是各种信仰的一种,是人类精神文化最核心的层面,给人提出“成圣”“精神”的要求和追求。中国五大宗教:佛教信“因果报应”、道教《太上感应篇》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基督教、天主教信“上帝”,上帝是真善美的最高体现者、伊斯兰教信“真主安拉”,《古兰经》每章都以“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开头。中国的五大教教义有许多教人做善事、做好事的教理和教义,可以解决当今社会缺少友善、缺少诚信的问题。
当今社会的问题:腐败问题、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高房价、低收入的问题、诚信危机、道德失范的问题等。具体的社会事件:2006年11月苏丹红辣椒粉事件、2008年9月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3月地沟油回流餐厅风波、2010年8月小龙虾致肌溶解疑云事件、2010年9月婴儿早熟风波等。食品安全在拷问我们:谁让我们断子绝孙?有人发出“食品无毒,人心毒,才会一切毒”的感慨!所以要诊断良心。这些事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认为因为大家没有信仰,什么都不信,不信因果报应、不怕鬼神、没有一点敬畏心,什么事都敢做,都不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一味的追求物质,精神文明荒废;拜金主义、腐败、道德缺失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主要问题。所以说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底线。信仰是道德的源头、做人的行为准则。没有信仰就没有善心、就没有诚信可言。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敬业是人民的一种信仰,爱国也是一种信仰。爱国、敬业体现在宗教人的身上就是爱国爱教,各教派中有很多先辈的事迹:佛教的玄奘法师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太虚大师用一生致立于佛教改革,希望以佛法救国,挽救世道人心;虚云老和尚护教情怀;正果法师在文革艰苦的环境下,一些人慢慢对佛教失去信心,他说“佛法不会完,有我在就有佛法在!”;道教把爱国主义作为一贯精神。道教产生之初《太平经》就说“助国、保国”。汉末张道陵祖师创立天师道以来,类似于“助国、保国、佐国”的言辞很多,如《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中说的“兴国爱民,普济群生”《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所讲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还有以实际行动保卫国家安全的经典如《太上护国祈雨消灾经》《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真经》等。《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告诫奉道修行者:“当更立功,救度国主民人灾厄疾苦,大公德满,太上锡迎子矣。”基于此,道教把尽忠报国的英雄列入仙谱,如关公、岳飞等,护国神仙如妈祖、灵济真君等。道教以报恩为重,一天地恩,二尊主恩,三父母恩,四师长恩。凡此四者,皆宜回向以报之。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识者,三有缘者。凡此三者,道皆应亲之。所以“四恩三有”为信道者,须念念不忘者也。道教到了近代也出现许多爱国爱教杰出的前辈,正如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东岳庙主持袁志鸿大师在《当代道教人物》中所撰述的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如谢宗信大师被海内外道教界所推崇,誉为“爱国爱教,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济世利民,肝胆相照;修真悟道,普度众生”之道德典范。黎遇航大师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出生七个月丧母,五岁时祖母过世,其父黎洪春原是名瓦工,一次烧石灰时石灰爆裂致使双目失明,因生活窘迫,随父在茅山元符万宁宫出家。黎遇航一生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长期与党和人民政府团结合作,积极探索道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为中国的道教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还有当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大师一贯爱国爱教,信仰虔诚,作风朴素,办事干练,而且是当今道教界少有的学者。我国的基督教在爱国爱教方面,唐朝时期景教传入中国后,唐太宗就下诏“此教济物利人,宜行天下。”曾达到“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景象。伊斯兰教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清真寺专门开辟一块地方放置“万岁牌”,每做完礼拜,不忘祈祷国家太平,为当朝皇帝祝寿延年,可以视为忠君及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辛亥革命前夕,提出了“保国即是保教,爱国即是爱身”的口号。至新中国成立,全国各地回民创办的报纸杂志有70余种。这些期刊对宣传抗战、促进回族国家意识的普遍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事迹表明中国五大宗教都是很多很多的爱国爱教的人物、事例,这些人物、事例展现了我们先辈门不怕苦难,勇猛精进,爱国爱教,接济苍生的胸怀,先辈门的光荣传统,是指引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我们要把这盏明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照亮每一个普罗大众。
二、宗教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人类社会有三大矛盾:人内心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三种矛盾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社会有冲突、和谐两个方面,和谐不是消灭矛盾,而是保持矛盾体互相间的平衡、统一。宗教和谐就是各种宗教间的平衡、统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上习主席表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习主席还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就需要创造和谐环境,来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我国有1亿多信教群众,宗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重大转折时期,宗教和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福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有利于宗教和谐。
    宗教是社会的局部,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制于社会整体,又反作用于社会,对于社会能否和谐运行产生着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宗教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宗教和谐有利于发扬爱国爱教的传统。如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基督教倡导“做盐做光、荣神益人”;道教倡导“慈爱和同,济世渡人”;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戒命”;伊斯兰教号召信徒“做一个吉庆、幸福、有价值的穆斯林”。宗教和谐可以促进内心的和谐,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可以更好的再次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去;宗教和谐有利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自己有限的力量,积极投身于宫观所在地的植树造林、保护生态、保护宫观文化古迹等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宗教和谐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宗教界在日益增多的国际交往中,可以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
一件事都有两面性,要构建宗教和谐,就要不断地消除宗教中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要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尊重信教群众的习俗,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要重视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宗教界人士素质,确保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因此,考虑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宗教问题,要有忧患意识,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深谋远虑。[1]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主要宗教政策法规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宗教界人士只有在这些法律基础上,才能充分关注价值观体现的生命活动,扎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土壤和生活世界,引领宗教群众真言、真行,正言,正行;造福人民群众。
三、宗教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基础,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自上古殷商开始孕育,她始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黄帝大战蚩尤,至夏朝建立,传统文化的“胚胎”已逐渐成型。之后便经春秋战国,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景。其中的代表便是以孔孟思想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强调的道德理想是“仁”或爱心。根据这个标准,为政者应公正、真诚和人道。[2]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道德准则,强调观念和价值层面的文明:仁、爱、忠、恕。个人价值层面强调:格物致知、诚实正心、修身;社会价值层面强调:齐家;国家价值层面强调平天下。代表老庄思想为主题的道家文化,观念和价值层面的文明强调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代表下层劳动人民的墨家文化,强调“兼爱非攻”,代表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基础的法家文化代表人物管仲,强调“礼、义、廉、耻”。秦灭六国大一统之后,为了达到政治统一和思想统一的目的,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汉时期,传统文化逐步走向统一。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五常”和法家的礼、义、廉、耻“四维”成为安定国家、稳定社会的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观念的道德准则的总结。直到魏晋玄学开始兴起,人们开始探讨《老子》、《庄子》、《周易》这些儒家文化以外道家的东西。老子所推崇的“道”是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宇宙秩序。老子认为道法自然,人们应该遵循人乃至宇宙的秩序,这样的人就是得道之人。“德者,得也”的说法,意思是得道的人具有“德”的品质。对于人的美好品行,老子提出的“处柔、守慈”等。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观念和价值层面的文明强调:慈悲为怀。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变异。直至宋元时期,传统文化才逐步定型。朱熹整合了儒释道,创立理学,并做《四书集注》(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传统文化到了明清时代开始衰落,其中既有外国列强武力胁迫下国人启蒙思潮萌发的原因,也有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后西学东渐的原因。从此传统文化的噩梦不断。鸦片战争始,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冲击。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广大进步学生的质疑,有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也有改革开放后对传统文化的冷漠。直到90年代以后,传统文化终于迎来了她的春天。我们看到了寻根文学的崛起,看到了国学复兴的景象,看到了传统节日的回归以及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的修建。从传统文化中找寻人最需遵守的道德、唤醒人内心的真善美是刻不容缓的。只有振兴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其积极层面,参与现代世道人心的重建,才真正可以调治国民中不尽如人意的文明教养的缺失。宗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中,宗教几乎一直高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支配着广大人类的精神世界,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形式的影响也具有支配性的。[3]影响着人们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认知,同时在文化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商业等方面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对人们的价值体系,道德判断、意识形态、人生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宗教文化与富强的关系看:随着世界多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国与国的较量越来越偏重于文化,宗教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宗教界的对话,形成宗教界的合理,最终融入国家的合力,发挥宗教界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作用;从宗教文化与民主的关系看: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宗教界人大代表,代表宗教界的权利,可以发挥宗教界用本教义中能发挥正能量的部分教义去行使人民代表的权利参政议政,代表了人民的权利。不仅有利于宗教界的民主,而且有利于全体中国人民的民主。可以有利于健全宗教界社保、养老、生育、医疗保障体制,反过来可以更好的发挥宗教界促进民主及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从宗教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看:文明包涵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宗教文化包涵许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一方面从物质层面提倡保护文物古迹等;另一方面从精神文明层面:提倡各种文明包容、各文明间平等交流互鉴。就像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所说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从宗教文化与和谐关系看:和谐包涵人内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内心和谐方面:道教要从养生上下功夫;佛教倡导从坐禅上下功夫;基督教、伊斯兰教要在礼拜上下功夫;天主教要从做弥撒上下功夫,共同为净化人们心灵服务。人与社会和谐方面:要提升自身信仰,建立信仰理论体系,树立模范。人与自然和谐方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想按照这样一步一步走下去,我们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会越来越近。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越来越近。
结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宗教界要认清文化精神在现今的重要性,挖掘本教义中有利于公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积极因素,发挥宗教的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单位:北京东岳庙
参考文献:
[1]王作安.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4月第二版,437—442
[2][英]尼尼安.斯马特著.高师宁.金泽.朱明忠等译.高师宁审校.世界宗教(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第118页
[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版,第5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