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召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北京宗教中国化”交流研讨会

来源:中国道协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孔阳元

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孔阳元以“北京道教中国化方向的意义和实践”为主题做主旨汇报。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举国欢庆。作为北京道教界,欢欣鼓舞,同时也对于北京道教中国化进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为强烈责任感。

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沃土的本土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都市生动地记载着道教对于民族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道教以尊道贵德为教理,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体道养德,济世利人,顺应自然,泽被苍生,这是道家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道教本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代表,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任务更加特殊。

一、宗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

首先宗教中国化有三个维度: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所谓地域性就是指,宗教是中国的宗教而不是外国宗教在中国。民族性是指,宗教是中国民族的宗教。时代性是指宗教要与时俱进,服务社会,适应社会健康发展。从地域性和民族性上来看,道教是天然的中国宗教,并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时代性上来看,道教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适应程度和应当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大空间。因此,道教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就是现代化、时代化的问题,就是在保持本有的特色基础上,不断推进道教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新社会、服务新时代。

二、道教中国化的意义所在

首先,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当代道教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种宗教,能否生存、能否发展、取决于它与所处社会文化制度的相适应程度。在道教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王重阳祖师、王常月祖师等,均围绕着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而不断革新道教,才使得道教延绵至今。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对道教自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坚定中国化方向不放松,在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适应和服务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找准定位、把握机遇、焕发新机,道教才能长久流传下去。

其次,坚持中国化方向是民众对新时代道教的期望。在历史上,道教融入了百姓方方面面的生活和习俗,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呈现新特点,广大信众对道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道教界只有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方向,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的需求,用适合当代的教义思想和新的方式方法来回应和解决好这些需求和问题,才能在当今时代立足和发展。

第三,坚持中国化方向是解决道教目前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

当前道教界存在的戒律松弛、人才不兴和商业化等突出问题,根本原因还是道教在适应当代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我们固有的教义体系、组织模式、教育体系、人才队伍、服务模式等,有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无法有效回答和回应社会问题。因此,坚持道教的中国化方向就是在不断发展中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是去腐生肌、强身健体的过程,是道教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创新推进、创造发展的过程。

三、北京道教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首先,必须坚决服从党对道教工作的领导,坚持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

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就必须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前提,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号召,维护党的权威,将“爱国爱教、兴国兴教、圣人之治、物阜民丰、天下太平”的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当中。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我们在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祖国统一、宗教和谐、民族团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与党同心同行,用实际行动作出应有贡献。

其次,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文化自信,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道教文化,可谓极其高雅,也极其通俗。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创教伊始,从民间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如方术,黄老学说等,经过历代祖师对教理教义的改革与发展,转化为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宗教体系。因此,道教文化,道教传统理念,烙印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各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北京作为元明清古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新中国、新时代的首都,北京又具有了“四个中心”的高度定位。道教文化在首都文化中心的建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就必须坚持发挥道教自身优势,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及民族优秀智慧理念,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同时,创造出新的辉煌。

第三,必须坚持创新性发展和转换。

道教是包容性的宗教,在历史上不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吸收,进而丰富自己的教义体系和表现形式,形成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今天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就必须坚持继承和发扬包容精神,促进道教教义和传统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是建构现代道教教义思想体系。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恒古不变的,但对信仰所作的理论阐述,则因应时代的变迁而有不同的体系建构。当前,制约着道教文化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还没有建立一个适合当今时代的教义体系,去伪存真,提炼精华,努力在教内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更好地增强道教文化发展的内源动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当代社会。

二是建构现代道教清规戒律体系、礼仪制度。清规戒律是道教徒的基本行为准则。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传统上的许多清规戒律已经与国家法律、宗教政策和生活方式脱节,有待建立健全适应当下社会的完善戒律体系。当然,这种革新并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坚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的革新。

三是建构当代道教组织管理模式。道教团体和宫观是道教教职人员和道教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是决定道教能否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关键因素。现代社会组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目标明确、责权清晰、管理有序、行为协同、快速高效。相比之下,各级各类道教组织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组织的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应以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为依据,进一步加强道教组织自身建设,理顺道教团体、道教宫观和教职人员之间的关系,明晰各级道教组织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同时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广道教组织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模式。

四是坚决治理好道教领域的商业化问题。道教是神圣的宗教信仰,道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道教活动场所是满足信众宗教信仰需求的场地,道教教职人员是道教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传扬者,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都应坚持公益属性。但是当前道教领域出现的商业化现象,已经严重干扰道教正常活动秩序,危害到道教信仰的神圣性,损害道教的整体形象和健康发展。所以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就要引导广大道众和信众进一步认清商业化问题的表现形式和严重危害,有效区分合法自养与商业化问题,增强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要以《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为标准,全面审视、解决好道教领域的商业化问题。

五是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道教人才队伍。一个宗教能否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要看接班人队伍的培养。历史上,道教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模式占据主流,人才类型也比较单一和同质化。当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也对道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在组织管理、文化研究、讲经说法、清修实证、科学技术、外语交流等方面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好道教文化。

总而言之,宗教中国化对于道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关系到道教本身,也关系到道教在社会的影响力,是道教的存在和流传的根本所在。在此祖国70周年华诞之际,北京道教界,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努力在推动宗教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优势,与时俱进,服务社会,力争为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